在浙江安吉红庙村,一座由废弃矿坑改造而成的咖啡馆正以日均8000杯的出杯量刷新国内乡村文旅纪录。这座名为“深蓝计划”的咖啡馆,依托天然形成的湛蓝色爱心湖与裸露崖壁,将工业废墟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,成为国内首个以矿坑为核心场景的沉浸式文旅综合体。
从矿坑到网红打卡地
三年前,90后创业团队以“生态修复+文旅开发”模式进驻红庙村,保留矿区原有建筑结构,通过加固崖壁、引入生态净水系统,将占地200亩的废弃矿区转化为集咖啡馆、艺术展厅、露营基地于一体的复合空间。游客购买68景区门票即可免费兑换一杯咖啡,这种“门票即消费”的创新模式使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1.1万人次,清明假期单日营收超40万。
乡村经济的咖啡杠杆
咖啡馆的火爆直接带动红庙村集体年增收200万租金,周边新增民宿、手作工坊等30余家业态。村民杨晓然从矿区工人转型为咖啡师,她感慨:“以前羡慕城里人的工作环境,现在我在‘矿坑咖啡’里向游客介绍家乡,这种自豪感无可替代。”据统计,该项目已创造120个就业岗位,其中70%为本地村民。
城乡消费的第三空间
区别于城市咖啡馆的商务属性,安吉“村咖”主打“自然疗愈”概念。游客可携宠物入座,在崖壁观景台边喝咖啡边观赏爱心湖的晨雾与落日。这种将咖啡文化与乡村美学结合的模式,正吸引越来越多都市青年返乡创业。目前安吉已涌现出200余家乡村咖啡馆,形成“竹林咖啡”“稻田咖啡”等特色品牌,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