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国内科技馆协会统计,2025年暑期全国科技馆接待游客超3000万人次,同比增长40%。从机器人对弈到AI编程挑战,科技馆正从“知识灌输”转向“沉浸体验”。
前沿科技
甘肃科技馆“航空航天展”开展首日客流量破纪录,游客可模拟驾驶“神舟飞船”。
江西省科技馆内,机器狗表演“舞狮”引发围观,单日互动量超2000次。
北京科学中心推出“AI算法”,青少年可训练自己的智能机器人。
夜间经济与定制化服务
新疆科技馆延长闭馆至22:00,“科技馆之夜”活动吸引亲子家庭,观众增长25%。
福建省科技馆为学校团体定制“科普套餐”,参观效率提升50%。
川渝地区开展“科普马拉松”,打卡30家场馆可兑换航天模型。
科普资源的跨界联动
湖北科技馆发布全省“科普活动地图”,整合30个场馆的百余项活动。
江苏太仓、浙江临平、上海松江科技馆联合举办“长三角科学夏令营”,线上线下服务1700余人次。
四川科技馆“螺丝钉科技馆”项目将展品长期入驻校园,解决科普资源不均问题。
科技馆馆长郭哲表示:“未来将推动‘江浙沪一小时科普圈’‘京津冀科普联动带’等区域协作,让科学教育像电影院一样普及。”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