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,小鹏汽车在广东肇庆测试场完成一项里程碑式挑战:全新小鹏P7以1572公里的24小时连续行驶成绩,刷新全球纯电动车单日最长行驶纪录。这一数据不仅超越特斯拉Model S(1458公里)和蔚来ET7(1382公里)的同类纪录,更将纯电动车的续航极限推向全新维度。
技术突破:三重优化打造“马拉松选手”
电池能量密度跃升
全新P7搭载宁德时代“麒麟5C”电池,能量密度达215Wh/kg,较前代提升30%。电池包采用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,直接将电芯集成至底盘,空间利用率提升20%,容积突破100kWh。超低能耗设计
通过0.218Cd超低风阻系数、低滚阻轮胎及智能能量回收系统,P7在120km/h匀速工况下百公里电耗仅12.8kWh。测试中,车辆以90km/h经济时速运行,系统自动关闭非必要用电设备,能耗进一步降至11.3kWh/100km。极速补能策略
测试采用“换电+超充”混合模式:前12小时依托小鹏第四代800V超充桩,充电10分钟补能400公里;后12小时切换至移动换电站,3分钟完成电池包整体更换。这种“双模补能”设计,使车辆始终保持高效运行状态。
市场意义:重新定义纯电动车使用场景
此次挑战证明,纯电动车已具备与传统燃油车媲美的长距离运输能力。按日均通勤100公里计算,P7的1572公里续航可满足用户两周需求,极大缓解里程焦虑。更关键的是,超充与换电的协同模式,为未来“充电网络+移动服务”生态提供实践样本。
行业影响:技术标准与竞争格局的双重颠覆
小鹏P7的纪录不仅刷新数据,更推动行业技术标准升级。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已将“24小时连续行驶”纳入新能源车型评级体系,倒逼车企优化电池耐久性与热管理系统。与此同时,蔚来、广汽等企业加速跟进超充-换电融合技术,纯电动车市场正式进入“续航马拉松”时代。
从实验室到公路,小鹏P7以1572公里的里程,书写了纯电动车性能的全新篇章。这场技术革命,不仅让“充电焦虑”成为历史,更预示着绿色出行即将迈入无限可能的新纪元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