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,路虎揽胜极光以“官降20万”的力度将起售价拉低至23.98万元,创下豪华品牌中型SUV价格新低。然而,这一史无前例的降价并未收获预期中的市场欢呼,反而引发网友“还是贵”的集体吐槽。这场价格跳水背后,折射出豪华品牌在新能源时代面临的深层困境。
降价真相:清理库存与品牌自救的双重压力
此次极光降价覆盖2025款全系车型,降幅达45%,但细究配置可发现端倪:入门版车型取消了英国之宝音响、流媒体后视镜等豪华配置,仅保留基础安全功能。业内人士指出,此次降价实为清理国六b排放标准库存,同时为即将上市的纯电版极光让路。数据显示,2025年1-7月极光月均销量仅800辆,库存系数高达2.1,远超行业警戒线。
网友吐槽:价格与价值的错位感知
尽管23.98万的价格已触及合资SUV区间,但消费者仍不买账的核心原因在于:
品牌溢价崩塌:路虎质量口碑下滑,2024年J.D.Power可靠性排名中,路虎位列豪华品牌倒数第三;
竞品对比失衡:同价位可购比亚迪唐DM-p(22.98万起)或问界M7(24.98万起),后者在智能驾驶、续航里程上全面超越;
使用成本隐忧:极光2.0T发动机百公里油耗9.8L,保养费用年均超1.5万元,远高于新能源车型。
行业启示:豪华品牌的电动化转型阵痛
路虎的困境映射出传统豪华品牌的集体焦虑:2025年1-7月,BBA在华销量同比下滑12%,而蔚来、理想等新势力市占率突破15%。极光降价虽短期刺激销量,但可能损害品牌长期价值。更关键的是,路虎首款纯电车型计划2026年上市,当前燃油车降价或挤压未来电动化产品的定价空间。
未来出路:从“价格战”到“价值战”的转型
面对网友“还是贵”的质疑,路虎需在三方面破局:
技术平权:将流媒体后视镜、空气悬架等配置下放至中低配车型;
服务升级:推出终身免费保养、电池租赁等创新模式;
品牌重塑:通过赛事营销、用户共创强化“全地形豪华”标签。
从43.98万到23.98万,路虎极光的降价堪称“壮士断腕”,但市场反应证明: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双重变革下,豪华品牌仅靠价格战已难以打动消费者。如何重构“豪华”的定义,或许才是路虎们需要回答的终极命题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